
在這個數位時代,我們的財產早已不僅限於銀行存款、房產和股票,還包含 數位遺產,例如 社群帳號、雲端儲存資料、線上訂閱、加密貨幣(比特幣、以太幣等),甚至是 NFT、網域名稱或 YouTube 內容收益。
然而,許多人 忽略了數位遺產的管理,導致離世後家人無法取回珍貴的資料,甚至有價值的比特幣、NFT 無人能動用,白白流失財富。
那麼,數位遺產該如何繼承?社群帳號、比特幣等資產該如何規劃,才能確保家人順利接管? 本文將完整解析 數位遺產的繼承方式與關鍵步驟,讓你提前做好準備,確保重要資產不會遺失。
Table of Contents
Toggle什麼是數位遺產?哪些數位資產可以被繼承?
數位遺產(Digital Legacy) 指的是個人生前擁有的 所有線上財產與數據,這些資產可能有財務價值,或承載著個人回憶。
📌 常見的數位遺產類型
類別 | 資產範例 | 是否可繼承 |
---|---|---|
社群帳號 | Facebook、Instagram、YouTube、TikTok | 部分可 |
電子郵件 | Gmail、Yahoo、Outlook | 部分可 |
雲端儲存 | Google Drive、Dropbox、iCloud | 否(需密碼) |
加密貨幣 | 比特幣(BTC)、以太幣(ETH)、NFT | 可(需私鑰) |
線上支付工具 | PayPal、Apple Pay、Google Pay | 需申請手續 |
線上訂閱 | Netflix、Spotify、Amazon Prime | 否(需手動取消) |
數位資產 | 網域名稱、部落格、App 版權 | 可(依平台規定) |
📌 重點提醒
- 加密貨幣沒有中心化管理機構,若遺失私鑰,資產將無法取回。
- 社群帳號可透過「數位遺產聯絡人」或「紀念帳戶」方式交接。
- 雲端儲存與線上訂閱通常無法繼承,應預先授權家人存取。
數位遺產的 3 大繼承關鍵,你準備好了嗎?
1. 確保家人可以存取你的數位遺產
📌 問題:你家人知道你的密碼嗎?你的比特幣存在哪個錢包?
許多人的數位資產存放在手機、電腦或雲端帳號中,然而 若沒有密碼、私鑰或存取權限,家人將無法取回這些資產。
✅ 確保數位遺產可被繼承的方法
- 建立數位遺產清單,列出所有重要帳號(銀行 App、比特幣錢包、社群帳號)
- 設定密碼管理工具(如 1Password、LastPass)並讓信任的人知道主密碼
- 提前告知信任的家人如何存取加密貨幣與電子錢包
📌 案例分享
「王先生生前投資了大量比特幣,但未告知家人錢包密碼。過世後,家人無法存取錢包中的 50 顆比特幣,最終財產完全遺失。」
✅ 避免方法:使用密碼管理工具,並將存取方式記錄在遺囑中。
2. 設定社群平台的「數位遺產聯絡人」
你的 Facebook、Instagram、Google 帳號,離世後該如何處理?
目前許多社群平台提供 數位遺產管理功能,可以指定聯絡人或設定帳戶紀念模式。
📌 不同平台的數位遺產處理方式
平台 | 可繼承方式 | 設定方式 |
---|---|---|
設為「紀念帳戶」,或讓遺產聯絡人管理 | 設定「數位遺產聯絡人」 | |
轉為紀念帳戶,但不可更改內容 | 需由親屬申請 | |
Google(Gmail、YouTube) | 可設定「不活躍帳戶管理人」 | 透過 Google 設定 |
Apple ID | 需提供法院文件申請存取 | 無內建數位遺產功能 |
✅ 設定方式:
- Facebook & Instagram → 設定「數位遺產聯絡人」
- Google 帳號 → 設定「不活躍帳戶管理人」
- Apple ID → 需家屬提供法院文件才能存取
📌 案例分享
「林小姐的父親過世後,她想要保存父親的 Facebook 帳號,但因為未提前設定數位遺產聯絡人,最終帳號被永久刪除,無法再存取父親的珍貴回憶。」
✅ 避免方法:立即設定 Facebook、Google 的數位遺產聯絡人,確保帳號不被刪除!
3. 透過遺囑或信託管理高價值數位資產(如加密貨幣、NFT)
📌 比特幣等加密貨幣無法透過銀行或法院取得,必須有私鑰才能存取!
✅ 確保加密貨幣能被繼承的方法
- 將私鑰、助記詞記錄在紙本並存放於保險箱
- 透過遺囑指定數位資產繼承人,確保法定程序可協助轉移財產
- 使用加密貨幣信託,將資產委託信託公司管理,確保繼承人能夠領取
📌 案例分享
「張先生持有 10 顆比特幣(約值 1500 萬元),但家人不知道他的錢包存在哪裡。最終因為無法取得私鑰,財產無法繼承。」
✅ 避免方法:透過遺囑或信託公司,確保數位資產的繼承安全。
現在不規劃,未來可能失去你的數位資產!
數位遺產的管理 不僅僅是保護財產,還關乎個人隱私與家人的情感需求。

聯繫我們中華亞太健康空間管理協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