失智不是單純健忘!走路不穩和講話不清晰要引起重視,早期診斷至關重要

2023-03-09
失智不是單純健忘!走路不穩和講話不清晰要引起重視,早期診斷至關重要

台灣面對超高齡社會,失智症成為重要健康議題

隨著台灣逐漸邁入超高齡社會,失智症(dementia)已成為關鍵的公共衛生問題。許多人對失智症的認知仍存在誤解,通常以為這只是單純的健忘。實際上,失智症的症狀遠不止於此。專家提醒,若伴隨走路不穩、語言表達不清,甚至出現不真實的事件表述,則應立即尋求醫療幫助,以便及早介入並延緩病程進展。

高齡者失智比例逐漸上升

根據衛生福利部的統計數據,65歲以上的長者中,每13人就有1名患有失智症,而隨著年齡的增長,這一比例會愈加增加。75至85歲的年齡層中,失智症的盛行率可達7%至13%。儘管目前的醫學無法治癒這一近乎不可逆的腦部退化疾病,但專家指出,早期診斷和醫療介入對延緩失智進程至關重要。

失智症的影響不僅限於記憶力

許多人誤以為失智症僅僅是記憶力的減退,實際上,失智症會影響多個認知功能,包括空間感、語言能力、抽象思考能力以及情緒狀態。舉例來說,忘記早餐吃了什麼可能只是普通的健忘,但如果長者無法回憶是否吃過飯或不知道當前的時間,那就可能是失智症的早期症狀。家屬如發現老人伴隨走路不穩或語言表達混亂,應及時就醫,進行專業評估。

失智症的成因與高危險因子

失智症的原因大致可分為退化型與血管型兩大類,其中阿茲海默症是最常見的退化型失智症,與腦部病變及遺傳基因密切相關。血管型失智症則多由三高等代謝症候群引起。不良的生活習慣,如酗酒、抽菸及社交活動不足,都是導致失智症的高危險因子。此外,生理疾病,如聽力障礙、肥胖及憂鬱症等,也會增加失智症的發病風險。

早期發現是治療的黃金期

專家強調,腦部退化過程一旦開始,逆轉的難度極高,因此早期發現顯得格外重要。輕度認知障礙是失智症的前期階段,這時進行介入治療能顯著提高改善的機會。除了定期的腦部健康檢查外,適當的健康飲食和規律的運動也能降低患上阿茲海默症的風險。通過這些有效的預防措施,能夠大大延緩失智症的發展,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質量。

文章標籤:

你可能感興趣

最新消息

訂閱電子報

訂閱【中華亞太健康空間管理協會】電子報,了解更多銀髮族相關資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