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華亞太健康空間管理協會

失智症患者「徘徊」的背後:探討四種常見情況及家屬應對方法

文章標籤:
失智症患者常見的「徘徊」行為
了解失智症患者的「徘徊」行為

失智症患者徘徊常見原因解析與預防措施

失智症患者徘徊現象是非常常見的行為模式之一,儘管並非每位患者都會出現此行為,但一旦發生,若未及時發現或給予適當的協助,很容易導致患者失蹤,對家庭造成極大的壓力與恐懼。針對失智症患者的徘徊行為,多了解其原因與模式,能夠幫助家屬及早做好防範,並採取有效的防護措施。

失智症患者因徘徊失蹤:案例背後的焦慮

在台灣,失智症患者因徘徊而失蹤的案例頻繁發生。我們在日常生活中經常能見到協尋失蹤長者的公告,每一個失蹤通知的背後,都是一個家庭面臨的巨大焦慮與擔憂。因此,對失智症患者徘徊行為的深入了解,能幫助家屬做好準備,減少患者失蹤風險。

失智症患者徘徊的四大類型與常見原因

失智症患者的徘徊行為並不全然相同,通常可分為以下四種類型,並對應不同的誘因:

  1. 習慣性徘徊 失智症長者有時會依舊維持過去的生活習慣,或突然恢復已久未做的舊習。常見的情況包括:「我要去上班」、「該去接孩子了」等表現,患者可能因失智症影響,仍然保留過去的角色定位與生活任務感。
  2. 情感性徘徊 某些失智患者會因情感觸發而產生「想念」的情緒,進而試圖尋找過去的重要地點或人物。例如,想回已經不存在的老家,或想探訪多年未見的老朋友。
  3. 迷路性徘徊 失智症患者容易在熟悉的環境中迷路。可能原本只是想去廚房或鄰居家,但由於無法正確辨認方向,最終越走越遠,甚至走出居住區域,進而迷失在外。
  4. 無目的性徘徊 此類患者在徘徊時無明確目的,無論是在家中還是戶外,都會隨意走動,遇到阻礙仍會繼續推開並遊走,行為看似隨機但無法自行停止。

失智症徘徊行為:理解與引導是關鍵

針對有目的性的徘徊,家屬應該耐心理解患者背後的動機,並適當引導或轉移注意力,以免患者情緒激動而引發反抗情緒。例如,若患者表示要「回老家」,可詢問他老家的模樣,陪伴他散步,並在情緒穩定後再帶回家。這樣的應對方式能有效降低徘徊帶來的風險,也有助於患者情緒的穩定。

失智症患者防走失:家屬必備的防護措施

為了預防失智症患者因徘徊而走失,家屬可提前準備以下幾項防護措施,降低走失風險:

  1. 每天記錄穿著:拍下當天的服裝,以備失蹤後協尋使用。
  2. 使用GPS定位設備:為患者配戴具有GPS功能的防走失手環或手機,便於定位追蹤。
  3. 指紋檔案建立:到警察局為失智症患者建立指紋檔案,便於日後確認身份。
  4. 衣物縫製標識:在日常穿著衣物上繡上名字、聯絡人及聯絡方式。
  5. 識別手鍊或卡片:為患者隨身攜帶寫有聯絡方式的手鍊、名牌或卡片,方便他人協助辨認。

社區友善商店:防走失的關鍵支援網絡

在無法時時陪伴失智患者外出時,家屬可考慮向社區鄰里或商店建立防走失網絡,設置簡單的支援設備,如座椅、杯水等,方便失智患者在徘徊時有地方歇息,減少迷失風險。社區商店可扮演「友善商店」的角色,主動關心疑似迷路的長者,並提供臨時協助或引導至安全場所。

疫情影響下的失智症患者:社交互動減少風險更大

新冠肺炎疫情期間,失智症患者因外出機會減少,社交互動變少,認知功能可能因缺乏刺激而快速退化,徘徊及失蹤的風險相對提高。因此,家屬更需注意患者日常活動,並透過多種方式維持患者的社交互動,如線上視訊或日常陪伴,以減緩認知退化速度。

失智症患者走失風險高:及時幫助讓愛回家

失智症患者走失後,多數人在徘徊狀態下不容易被發現,因此,當我們在生活中遇到疑似需要協助的長者時,主動詢問一聲是否需要幫助,可能就是挽救他們回家的關鍵一步。溫柔的一句關懷,或許就能幫助失智症患者早日回到溫暖的家中,避免走失帶來的危機與痛苦。

有效防範失智症患者走失需要家屬與社會共同努力,透過理解、陪伴與防護策略,能夠讓失智症患者安心生活在熟悉的環境中,並減少走失風險,守護每個家庭的幸福與安寧。

文章標籤:

你可能感興趣

最新消息

訂閱電子報

訂閱【中華亞太健康空間管理協會】電子報,了解更多銀髮族相關資訊